加载中...
您的位置:首页 >栏目首页 > 信贷 > 正文

创业叙事正离普通人越来越远

2023-08-30 09:48:30 来源:互联网

事情是这样的,我前两天和IT桔子的一位分析师@judy聊天,听她说了很多一级市场的变化。


【资料图】

我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,但judy说的这些趋势,非常符合我这两年观察到的一些体感——

拿融资创业这个行为,似乎离大家越来越远了。

对应的,个体户、网红、博主、工作室、小生意、卖货卖课卖房卖保险、社群等等叙事不绝于耳。

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,再加上当博主以后认识了很多读者朋友,我的微信朋友圈越来越没法看,它就像一条综合了以上所有叙事的信息流,活力满满,话术很多,人话很少。

我很好奇这种变化的源头在哪里?

judy给了我一些数据,我想我可以归因了。

当然,都是一家之言,很可能是错的。

创业叙事远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容易忽悠到钱了。

注意下图标红的几个关键年份——

2015、2016-双创浪潮

2018-移动互联网里的好项目需要融下一轮

2021-美联储QE4

当年的双创浪潮给我的体感是:

前同事们,朋友圈里的牛人们纷纷下海投身泛互联网行业,再加上互联网大厂们工资与股票齐飞,造富效应明显,也成了中文互联网这几年的显学。

接下来发生了几件事——

移动互联网在网民数量和使用时间两个维度上的渗透率均见顶,PPT的说服力不行了。

互联网大厂的无边界扩张叙事在21年初戛然而止,出手次数陡然下降。卖给大厂的退出路径又少一条。像这样:

逆全球化、加息、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,中概股跌得妈都不认... 融资→VIE→美股这条通天路也断了。

21年的买菜浪潮和新消费热,最后忽悠了一把“资本”,然后一地鸡毛。

没有源头活水来,钱都没得烧,创业者拿啥打鸡血?

再加上互联网行业进入了竞争格局稳定,平稳发展的阶段,倾向于要自由现金流利润,肯定要缩减资本开支,多向社会输送人才。

这些宏大叙事层层传导给个体,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些现象。

创业者的身份不好当了,大家的title也开始逐渐接地气化——

公号狗、网红、内容从业者、商业教练、陪跑教练、超级个体、高能量个体、主播、小老板...

大家野蛮生长。

在这样的生态里,MCN公司更像是原来VC的角色,虽然不能给钱,但也提供了与钱类似的一般等价物——流量、商单、底薪、内容辅助、同行资源...

你看,这跟VC的投后管理也没啥两样。

只不过,大家都变得实际了,MCN不会像VC那样要求你拉估值,现金流的生意而已,多接单,多卖货,多分红。

这些行为组合在一起,又成了社交平台们商业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也要靠这个故事去写财报或者招股书。

而更符合原教旨主义的创业,依然存在。

只不过,它们不太来自互联网行业了,而是那些更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行业,比如下图中的标红的先进制造、医疗健康、汽车交通行业。

像这样:

这些仍被一级市场青睐的行业,其创业者往往更偏「堂庙化」——

专家、技术骨干、技术背景的高管、高校教授和他的学生们...

他们所在的行业、要做的事,也不是靠PPT拉来几百万就能搞定的,普遍要求的融资额更高。

这些精英也更理性,不会为了梦想就只领5千块工资。虽然创业,也要拿不低于市场同级别水平的工资。

分析一级市场并非本文的本意,但它确实部分回答了我这两年的困惑——

怎么感觉听到的创业造富故事越来越少了?

怎么看到的各种所谓创业者们,咋都这么接地气呢?

答案并不让人意外,时代变了,范式变了。

而脱离了融资创业扩张叙事的小老板们,必须回答那些最本质的问题——

怎么赚到钱?(利润)

怎么持续地赚钱?(久期)

怎么持续地赚更多的钱?(增长)

嗨~走一步看一步吧,尤其是依托于平台的个体户和小老板们,其实命运都很随机啦,主要由算法决定。

最后预告一下:

近期会发布一期播客,和IT桔子的分析师@judy聊聊,当VC这个聪明人扎堆的行业遭遇负贝塔,会有哪些好玩的故事?

⚠️风险提示:「老钱日日谈」只是机械地记录作者每天的胡思乱想,因此每篇文章可能会同时说好几个完全不相干的事。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,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。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,结合个人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和需求,独立思考,谨慎决策。your money your decision.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